数据来源:人民日报文案:彭晓玲、任一林、邓楠设计:王潇潇特效:唐宋
村民结合实地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孩子更真切直观了解植物特点、生长规律,培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该镇每年举办的农民丰收节庆活动已经成为传播森林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
该镇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以红色文化为基,以名人文化为魂,打造庞阁村、宋冲村村史馆,形成集党性教育、红色游览等于一体的矩阵,发展红色+绿色旅游等特色产业,真正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绿水青山好风光,云梦山书画院读书忙。(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责任编辑:刘。蚁蜂镇地处桐柏与伏牛山余脉交汇处,境内青山绿水锦绣如画,林壑幽美、钟灵毓秀,国家级森林公园有AAAA级景区金顶山、云梦山,原始生态保持完好,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空气中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1.067万个/立方厘米,含量是一般场合的3000多倍,有天然氧吧之美誉。该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拉开了乡村旅游建设的序幕,举着绿色旗子、戴着生态帽子、打着振兴牌子、端着项目盘子、对着政策筐子,放开手脚、按照亮点突破、辐射带动、多业融合、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开创了全镇是景区、处处有景观、村村是景点,点点开花、面面结果的全域旅游蓬勃发展新局面,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方共赢。
产业兴则经济活,经济活则农民富(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责任编辑:刘。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什么样的?河南国际传播中心、大河网联合推出Global Talk栏目,聚焦在河南学习、工作、生活的外国朋友,通过他们的眼睛和话语,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现河南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以河南实践讲好中国故事。
大河网讯 拖拉机竟然有如此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苏哈比做实验昆虫雷达这项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对农业害虫迁飞路径进行准确监测,而且还可以精准预警虫灾。通过无人机、卫星、遥感来拍摄植物叶片反射光谱的信息便可以有效评估植物被害情况,但无法在农作物病虫害预报中发挥应有作用。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正在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
昆虫雷达是一个很好的监测工具,昆虫飞行的高度、速度、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都可以准确计算出来。我的导师告诉我,除了对地面幼虫进行调查外,对天上飞虫的监测也十分重要。
在我做试验的田间地头,经常可以看到无人机喷洒农药的身影。苏哈比做实验目前,河南昆虫雷达技术走在了全国前列,先后研发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旋转极化垂直昆虫雷达和首个旋转极化垂直昆虫雷达数据分析软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垂直昆虫雷达技术的应用。昆虫雷达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和效果,节省人力、物力,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象征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从传统手压喷雾器到无人植保机,农民种起地来变得省时又省力。
如今,在小麦的一喷三防中,运用无人机喷洒农药防治小麦病虫害已成为河南农田里的普遍现象。师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封洪强,苏哈比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问题多有研究。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无人驾驶拖拉机。不仅如此,雷达预警也可以及时监测到常规手段监测不到的成虫,并以此提前预测其幼虫的暴发时间。
除了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河南在实时监测和精准预报病虫害工作中也不断取得新突破。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这些搭配先进技术的拖拉机不仅提高了作物产量,还有力地推动了精准农业的发展。
……近日,来自河南农业大学的巴基斯坦留学生苏哈比(Sohaib Muhammad)慕名来到洛阳,在东方红农耕博物馆感受中国农耕机械化进程,中国一拖集团智能化、自动化的拖拉机生产线以及自动驾驶拖拉机等一系列行业前沿产品,刷新了他对拖拉机这一传统农业机械的认识。其实,除了拖拉机,河南的农田里还有不少‘黑科技。
未来我还想在河南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今年聚焦哪些消费维权领域新热点?消费投诉有哪些新趋势?河南又有哪些做法?一起追踪到底——。又是一年3·15,3·15只有一天,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每天都是进行时又是一年3·15,3·15只有一天,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每天都是进行时。今年聚焦哪些消费维权领域新热点?消费投诉有哪些新趋势?河南又有哪些做法?一起追踪到底——施肥前,种粮大户还能到智能终端配肥站,免费进行土壤检测分析,根据检测结果精准施肥。
新乡市原阳县科技特派员 施学文:这就是小麦纹枯病的初发症状,一定要把这药喷到小麦根部,喷洒喷匀,水量要用足,水量不要小,无人机起码(每亩)要两升以上。如今,中原农谷东区的延津县,是全国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
新乡市原阳县阳阿镇延西村村民 刘各彬:通过土壤检测,上尿素(每亩)可以节约10公斤,算下来我可以(每亩)节约到30多元钱,这个法是真好,投钱少庄稼长得好。新乡市原阳县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牛犇:我们把它综合利用之后,可以产生7.5万吨的有机肥,这7.5万吨的有机肥可以和化肥掺配使用,能够满足60万亩大田的施肥需求。
这些有机肥来自中原农谷新建的多个地力加油站,它将当地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污集中处理后进行粪肥还田,不仅减少了化肥使用,还改善了土壤结构,提升了地力。科技赋能,正带动全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省粮食产能达到1400亿斤。
为了这个目标,去年小麦播种的时候,当地就开始发力。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气象监测站、土壤墒情站等现代化农业装备,将农田墒情、苗情、虫情等信息实时传输到智慧农田综合服务平台,为小麦生产保驾护航。让种粮大户对小麦增产增收更有信心的,还有示范区里的智慧农田综合服务平台。中原农谷智能终端配肥站工作人员 陈美琴:你看从这个测土报告上来看,地里边磷钾是不缺的,氮肥稍微欠缺一点,现在正好是小麦返青期,浇水前追个13至15公斤的尿素就可以了。
科技特派员来到中原农谷南区原阳县小麦单产提升示范区内,指导村民用无人机进行喷防。新乡市原阳县阳阿镇延西村村民 刘各彬:我希望今年麦收的时候,每亩地(产量)能增加100公斤左右,然后多卖二三百元钱。
河南小麦即将进入拔节期,正是预防小麦纹枯病和红蜘蛛的关键期。中原农谷作为河南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抓手,通过研发运用黑科技,让小麦单产提升更有底气。
南区的原阳县有10万亩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区。新乡市原阳县科技特派员 施学文:改变原来的耕作方式,就是三年一深耕,三年轮作一次,把地从15公分的旋耕变到30公分的深耕,增加土壤活性,再一个措施就是每亩地在种麦时间就要增加100公斤有机肥。
种粮大户刘各彬有100多亩地在单产提升示范区内,他上午在工作群里收到了麦田管理须知,下午又有专人过来现场指导。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去年,原阳县阳阿镇、太平镇等四个乡镇10万亩农田成为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田,目标为亩产700公斤以上,节本增效200元以上。新乡市原阳县阳阿镇延西村村民 刘各彬:一看这个数据,(土壤湿度)低于30%,我们就开始浇地了,病虫害,有上面检测中心给俺发的报告,一看什么时候该打药了,风向适应不适应,现在我们种地心里明明白白的
会议研究信访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着力在控新上下功夫、在治旧上下功夫、在源头化解上下功夫,加强研究分析,找准深层次原因,精准施策、综合施策,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当好娘家人,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会议指出,要贯彻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抢抓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机遇,准确把握政策导向,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加快研究制定行动方案,完善地方政策工具箱,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鼓励传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等以旧换新,不断激发潜在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当好得力助手,围绕现代化河南建设大局,组织动员广大群众投身实践、建功立业。
3月15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部署信访、群团等工作。会议听取我省群团工作情况汇报,强调要坚持深学细悟,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引导群团干部和所联系群众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